在第七届全球深商大会“大国重器 智造未来”论坛中,越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培超发表演讲,他表示,对于创新驱动、品质革命感触良多。近5年制造业的支撑条件在发生变化,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促使各个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,在这一条件下,国家也在推动新的政策,促使新的引擎提升制造业。他认为,深圳的转型非常成功,成功的背后是整个产业制造业的提升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。
以下为演讲实录,有删节。
新变量下制造业的转型机会
近五年来,制造业的支撑条件在变化,面对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,国外近两年随着贸易战和各种新因素,促使各个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,东南亚国家制造业崛起,想接手中国“世界制造工厂”的称号。在这一条件下,国家也在推动新的政策,促使新的引擎提升制造业。总结下来,我们要时刻谨记创新驱动、品质革命。2016年,政府报告第一次提出“工匠精神”——要求企业接受柔性制造,接定制化订单,培养精益制造的精神,促进企业增加品种,提升品质,创立品牌。2018年品质革命第一次写入政府报告,鼓励企业提升产品品质,跟世界接轨。
深圳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主力城市,近十年的转型相当成功,从之前的小而散,到品牌门类齐全的制造业。从之前的贴牌到自主品牌,比亚迪、大疆、华为都是深圳的品牌。成功的背后是整个产业制造业的提升,我认为最重要一点就是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,我创业初期就扎入机器人行业,扎进来之后觉得很“苦”,这个行业几乎被海外企业垄断。
机械臂的发展历史非常短,仅仅60年,上世纪60年代机械臂被发明出来,主要用于搬运劳动,比如汽车组合,欧美宝马、奔驰大规模生产时诞生了库卡机器人,80年代又诞生了爱普生等高端机器人。中国最大的制造业是3C、汽车零配件,是食品、药品、化妆品、鞋帽,这些机械臂不是为我们的产业制造的,中国目前需要的是智能化产业,因为中国市场偏轻量化,需要不同的产品矩阵来满足不同的用户场景。我们基于这样的推理,研发轻量化机械臂,解决三个问题:一是实现机械臂操作的简单化,让普通消费者、普通工人十分钟就可以操作;二是实现了安全;三是不用更换产线,搬过来就可以用。
越疆,助中国智造一“臂”之力
越疆过去五年里为行业带来了两点,一是解决安全的问题,改造机器人时需要整个生产线都进行改造,越疆的机械臂能像无人驾驶一样自动避开工人的介入。跟国际同行业对比,越疆的三重防护技术可以在感受到工人时自动停止,这样就可以把机器人解放出来。海外之前是用传感器,但成本很高,难以普及。越疆用三年的时间,把成本降到同机械臂产品中最低,促进产品的普及。这几年越疆一直专注于技术的沉淀和突破,目前有60%的人从事研发,400人的团队,拥有460多项专利,在国内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。
越疆对行业的另一个贡献是全产品矩阵,负载范围0.5kg-16kg,从精密加工到码头搬运,帮所有企业控制成本,我们用不同产品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,其实越做小,研发投入越高,我需要把所有机器控制、电机重塑一遍,这也是一个企业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。
这几年制造行业发展,经过一轮轮洗牌,一轮轮竞争,非常残酷。大家为了打价格战,甚至可以将机械臂的价格定位在1万多,机器人是to B的服务,这样的方式,对整个行业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。这几年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突破降低成本,而不是选择比较差的供应链。我们五年来只是做研发、设计,没有做生产,随着工艺的成熟,才慢慢导入生产工艺,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,才能把中国的品牌带到世界舞台,一味靠低价很难获得用户的信任。
越疆在体验方面做到了极大提升,机械臂可以在20分钟内部署完毕。此外,用户可以用手机控制,用Pad编程,进行图形化处理。越疆的产品理念是安全、易用、效率、平价,根据用户的实际场景定制产品,从大到小,从简单到智能,机械臂2G解决文字传输,3G解决图片传输,4G解决图像传输,5G解决动点问题,当5G大规模推广时,机器人可以实现从工业到商业场景人与机器的互动,从最简单的咖啡、奶茶,到家庭生活的端茶倒水,再到机器与机器之间多机互联、万物互联,实现人机共融的场景。越疆的愿景是把工业的力量带到商业和生活中,把更好用的机械臂带到生活中,解放一切可解放的人力,实现人机协作的最优配置。
中国制造面临着新的挑战,我们要一起耐心坚守,推动技术的创新,推动产品的创新,传承工匠精神,也希望越疆的机器人能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标配,与大家一起推动制造业进一步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