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为演讲实录,有删节。
后疫情时代产业的挑战与机遇
后疫情时代产业的挑战,从内部的切腹之患到外部的裂背之痛,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严重,内外夹击,再加上中外两极分化的影响。一方面是内部成本非常高昂,高于出口,影响非常严重。外部大量制造业回归发达国家,一些低端产业已经进入越南、印度等第三世界,使得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业更加割裂。习总书记在今年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今年毋庸置疑,中国的定位是未来的发展还是要靠自己,靠内需。
后疫情时代,从产业、行业到产品业态来看,未来产品业态一方面从工业化走向智能化,从交互方式、视觉、触觉走向声觉,从10亿台产品走向万物互联,带来前所未有的制造机遇,中国第二级增长出现。
地缘经济与政治重构,进出口贸易关税、跨国合作将出现新的变化和机会。2020年11月15日中国正式加入RCEP这个亚太经济、贸易“朋友圈”,覆盖30%的全球人口、30%的经济总量、30%的贸易量,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,实现多国边界低关税自由流通。产品应用场景出现新变化,全球商业生态大洗牌,新的独角兽企业有了成长土壤。
大健康成为最具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。有数据显示到2023年,我国大健康产业预计超14万元的产值。随着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智能制造等技术渗透,医疗设备的小型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等方面是很大的机会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预计在2021年政府在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育幼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将继续增加。
科技智造力与创新设计力的结合
三诺如何应对发展新格局,把握新机遇,共建发展的创新生态?我们构建数字化灯塔工厂,构建智慧声谷,打造东盟跨境园区,实现数字化制造的全过程,一方面上游链接供给技术创新协同,另一方面在出口端让消费者开源定制,形成柔性生产,在中间端把创意到研发、工程、制造一体化,打造成为数字化驱动的数字工厂。今年在宝安刚刚又建成了一个基地,打造生态链,未来中心化一定会走向场景化,标准化一定会走向个性化和差异化,工业化的发展今天全部都智能化,所有物体都会重构一遍,在这种情况下会更加满足个性化、定制化的需要,未来的直播、粉丝经济更驱动一人多面,不是千人一面。
我们也在开拓新产链,帮助孩子在家学习,习总书记说“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,通过知识改变命运”。怎样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?我们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,定制学生终端,将人教出版的书进行数字化,三诺智慧课堂落地成效,推动市场化常态应用。
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、工作方式,阿里、钉钉会议系统及硬件都是我们提供。多国语言同声翻译,转化成文字,形成通畅、高效的会议,让更多传统会议系统变成数字化、智能化会议系统。
国家对信息化的关注以及对自主可控的需求,未来信息化市场会诞生2万亿的市场规模,过去我们做了十年的计算机,智能社会的底层是计算力,三诺是中国大陆计算机整机制造产能超过1000万台的企业。
三诺以“科技智造力+创新设计力”赋能大健康产业。大健康产业存在很多机会,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,目前国内最大的医疗设备企业就是迈瑞,但从消费电子领域来看,动辄就是2千亿、2万亿。医疗设备企业存在的问题是碎片化、周期长、规模小、繁杂,医疗设备的数字化程度很低,大部分都是进口。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机会,中小企业是要赋能的,三诺在健康产业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布局,把自己定位成健康产业解决方案的平台,围绕工作、出行、家庭、教育四大场景,做一系列以科技赋能健康的产业。
科技智造力上,我们协同多年智能制造的能力,从各个维度来支持、帮助0到1的企业,做到1到100,实现100到1万+的产业崛起。2、3月份口罩很紧张,我们有模具、机械,还有强大的智能制造能力,可以快速生产口罩,3月份为市政府、中小型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很多便利。
创新设计力方面,从产品思维,到用户思维创新,到组织思维创新,再到社会思维创新,实现整个创新生态链的构建。三诺希望通过平台化、数据化、社区化、智能化、国产化、人性化这六大方向来赋能健康产业,疫情之下,作为制造业应该更有担当,更多帮助抗疫。
在国家的红利面前,在双区驱动的地理优势,在世界格局重构的今天,后疫情时代的深圳驱动智能产业的发展应该有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发展新机遇期,围绕内需市场发展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有着更广阔的前景,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,推动国产化替代与升级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。面向新的应用场景,线上科技与服务、大健康、智慧教育等新产业领域,正为新经济带来新动能。